跳到主要內容

112 學年第 2 學期 開設課程

音樂理論類

廿世紀樂曲分析導論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課程概述與目標:

「二十世紀音樂分析」課程的目標乃是幫助學生了解二十世紀西洋音樂的多元化風格,並且熟知二十世紀音樂理論與分析技巧。
本課程會特別著重在二十世紀前期1945年以前之音樂。整個課程的設計在培養學生對二十世紀音樂感受的敏銳度、學會分析二十世紀音樂各種不同的風格與技巧、思考分析的目的、學習如何做出有意義的分析。因此,本樂曲分析課程可分為兩個目標:1)二十世紀音樂結構中各主要素材面向的觀察與切入;2)二十世紀音樂分析方法與技巧的實際練習。
在第一項的學習目標中,主要幫助學生能在看到一首二十世紀音樂作品時,能正確地切入其主要使用素材及結構,然後再依據第二項:在實際練習中學會不同的分析方法,予此二十世紀作品以正確的解析。

課程內容可分成五個單元。五個單元分述如下:
(1) 印象樂派音樂與1920年以前的Stravinsky。
(2) 新古典主義。
(3) Bartok的音樂。
(4) 系列音樂 I (1920-1945) -- 著重在基本「音類集」理論 (Set Theory)。
(5) 系列音樂 II -- 著重在基礎「十二音音樂」(Twelve-tone Music)。

作曲家專題一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以專題的形式,挑選作曲家探討其風格與寫作技法。本學期以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與 Kaija Saariaho(1952-2023)兩位作曲家的作品選集做為研究素材,探討其風格與技法,並引導學生將想法運用於創作與演奏詮釋上。課程中包含聆聽、讀譜、觀察、討論、假設、驗證等過程,部分內容包含作曲家訪談影像與相關文章的閱讀,目標在於引導學生從多面向的作品觀察與討論,了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並進一步解析其創作美學概念與實際的技術運用。(已修習過111-2學期「作曲家專題 Ligeti & Crumb 」之同學,仍可修習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