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12 學年第 2 學期 開設課程

音樂理論二

[補修] 音樂理論 類別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1. 洪億津
  2. 吳慈菁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1. 音樂所學生須先修習音樂理論一,或已通過上學期初之音樂理論分組測驗者。
2. 非音樂所學生須先修習上學期之音樂理論一,才能接續修習音樂理論二。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有二 :
一、使在和聲與曲式學上程度稍弱之新生,加強音樂知性方面統合的能力,以適應音樂所上其它的課程。
二、為體現一位完整經驗的音樂家而準備 --- 即理論、實務、創作合一。

本課程分為兩個部份:
一是18、19世紀調性基本理論,包含和聲與分析。引導學生著重聲部導進 (voice-leading) ,以結構 (structure) 和擴充 (prolongation) 的觀點去分析調性音樂作品,希望學生不再視調性音樂為一連串孤立和絃的接合,而應探究其意義與功能,視整體為一個有機體 (an organic unity)。
二是風格寫作部份,在突顯和經驗西方藝術音樂 ( art music )及其一些主要的概念,並藉用它們來創作體現。這些概念包括 :
1. 主題的呈現方式 : sentence / period ,和其它…。
2. Idea作為整體質 (totality) 和其論述 (discourse) 之體現。
3. 奏鳴曲式中不可或缺的結構事件功能角色 (主題的敘述、發展、對照、結尾…)。
4. 音型化 (figuration) 、單一和弦的擴充、結構和聲進行的擴充 (structural harmony prolongation)。
5.音形作為符號 (sign)、作為風格 ( style )、作為題旨(topic)。
6.發展變奏的概念與技巧。

音樂研究導論 (B組)

3 小時, 3 學分
授課教師
  1. 李奉書

本課程介紹學術寫作在音樂論文上的應用。前半學期著重於研究工具與寫作技巧(例如引
述原則、譜例的運用、資料的蒐集、如何尋找議題);後半學期以同學們報告所選擇的閱
讀作為討論的範例、延伸。

弦樂工作坊一

2 小時, 1 學分
授課教師
  1. 李俊穎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以音樂所主修弦樂學生為開課對象,然後又以小提琴主修學生優先選課,其餘則開放主修弦樂學生選課。
The course is open to Institute of Music students majoring in string instruments, with preference given to those specializing in violin. Other students majoring in string instruments are also eligible to enroll.

課程概述與目標:

每週分組輪流上台演奏,教師其餘學生透過實際觀察與討論,給予意見與經驗,藉此增加實際演出經驗與解決技術甚至教學問題,以利學生畢業後進入教學職場時,有充分的教學邏輯。
Each week, students will take turns performing in groups, while the teacher and other students provide feedback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discussion. This aims to enhance practical performance skills, address technical and pedagogical challenges, and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ir future careers in music performance or teaching.

編曲法實務

創作 類別
2 小時, 1 學分
授課教師
  1. 李子聲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無先修科目,但需具備中級音樂理論之知識經驗與能力,非音樂所同學請先行與授課老師電郵聯繫商議之。
課程概述與目標:

編曲法實務為一具應用性之課程,乃融合修習者對於所有音樂理論與音樂經驗如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樂器學、管絃樂法等課程之實際整合性運用,並注入個人創意與品味,以達到音樂編寫能力的實務訓練。

室內樂

1 小時, 1 學分
授課教師
  1. 李俊穎
  2. 辛幸純
  3. 李珮琪
  4. 徐伯年
  5. 林薏蕙
  6. 孫建如
  7. 黃郁婷
  8. 潘世洵
  9. 許佳穎
  10. 陳昱翰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具備高階主修樂器演奏及合作能力.
需通過檢定考試並自行確定室內樂組合.
非音樂所同學修習室內樂,須先有曲目與團隊成員,並經過甄試通過方可選修課程。

課程概述與目標:

依樂器種類分排組別,由所上安排若干位老師授課。

廿世紀樂曲分析導論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1. 馬定一

課程概述與目標:

「二十世紀音樂分析」課程的目標乃是幫助學生了解二十世紀西洋音樂的多元化風格,並且熟知二十世紀音樂理論與分析技巧。
本課程會特別著重在二十世紀前期1945年以前之音樂。整個課程的設計在培養學生對二十世紀音樂感受的敏銳度、學會分析二十世紀音樂各種不同的風格與技巧、思考分析的目的、學習如何做出有意義的分析。因此,本樂曲分析課程可分為兩個目標:1)二十世紀音樂結構中各主要素材面向的觀察與切入;2)二十世紀音樂分析方法與技巧的實際練習。
在第一項的學習目標中,主要幫助學生能在看到一首二十世紀音樂作品時,能正確地切入其主要使用素材及結構,然後再依據第二項:在實際練習中學會不同的分析方法,予此二十世紀作品以正確的解析。

課程內容可分成五個單元。五個單元分述如下:
(1) 印象樂派音樂與1920年以前的Stravinsky。
(2) 新古典主義。
(3) Bartok的音樂。
(4) 系列音樂 I (1920-1945) -- 著重在基本「音類集」理論 (Set Theory)。
(5) 系列音樂 II -- 著重在基礎「十二音音樂」(Twelve-tone Music)。

演奏探討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1. 周瓦絲里
  2. 蔡佳璇

課程概述與目標:

此課程內容包含文獻閱讀、樂譜解析以及演奏實踐,透過多元方式來研究16至18世紀音樂風格表現以及探討原樣演奏詮釋的意義。

現代音樂創作技巧

創作 類別
3 小時, 3 學分
授課教師
  1. 羅芳偉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為工作坊形式,針對當代音樂的創作規劃多項專題,從不同的面向切入,讓學生學習當代音樂的作曲技巧。其中包含(1)音高素材的設計(2)音色的探索(3)織度與層次的變化(4)空間與層次的設計…等方向。教學脈絡自聲音的發展邏輯切入,並逐步加入以音高、音色、織度、空間為思考主軸的寫作練習,系統化地探討各項專題。本課程希望能引導學生以實作的角度,學習二十世紀以來重要的寫作技法,並將在實作時遇到的想法提出討論。

音樂論壇

2 小時, 0 學分
授課教師
  1. 李俊穎
  2. 辛幸純
  3. 董昭民
  4. 羅芳偉
  5. 李奉書

1.學期作業、考試、評量:

1.每場論壇都需到場,若須請假,請假第1次不須補帶,請假第2次須於助教公布時間補帶並繳交至少800字心得報告,心得報告將於所務會議討論後評定審核結果。請假第3次(含)以上則當學期課程視為不通過。
2.補帶影音檔將於學期末論壇時間統一撥放,缺席未看影音檔及未繳交心得報告者,視為不通過,請自行負責。
3.每場論壇會分配2-3位同學擔任提問學生,請各位留意
4.論壇空間禁止飲食(可將食物放置教室外的長桌上),離開前請記得帶走
5.課程期間禁止使用3C產品
6.離場時請將座椅歸回原位

作曲家專題一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1. 羅芳偉

課程概述與目標:

本課程以專題的形式,挑選作曲家探討其風格與寫作技法。本學期以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與 Kaija Saariaho(1952-2023)兩位作曲家的作品選集做為研究素材,探討其風格與技法,並引導學生將想法運用於創作與演奏詮釋上。課程中包含聆聽、讀譜、觀察、討論、假設、驗證等過程,部分內容包含作曲家訪談影像與相關文章的閱讀,目標在於引導學生從多面向的作品觀察與討論,了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並進一步解析其創作美學概念與實際的技術運用。(已修習過111-2學期「作曲家專題 Ligeti & Crumb 」之同學,仍可修習本課程)

基礎器樂錄音與後製實務

2 小時, 1 學分
授課教師
  1. 何品達

課程概述與目標:

此為基礎錄音與混製之教學課程,應用範圍廣泛,可做為輔助演奏者記錄自身演出(至多五人室內樂)或分次多軌錄音完成曲目製作之課程。強調學習並熟悉聲音器材之熟稔與製作技術(studio technique)。
主要分3個學習階段:
1. Sound system與DAW認識、熟稔
2. 不同樂器之錄音實作
3. 效果器、混音與成品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