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明學(Mitch Lin, 1989-)
林明學(Mitch Lin),1989 年出生,是台灣的新銳作曲家與電影配樂作曲家,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專任講師。他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配樂碩士班,師事知名作曲家 Paul Chihara 與 Irwin Fisch。林明學自幼習鋼琴,啟蒙於古典音樂,高中時期對爵士鋼琴、即興與作曲產生濃厚興趣,並深受久石讓與 John Williams 作品啟發,因而立志投入專業音樂創作。他先後就讀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作曲組,服役於空軍軍樂隊,退伍後曾入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作曲組,並於一年後赴美深造。
在創作風格上,林明學兼容並蓄,音樂語彙涵蓋古典、爵士、世界音樂及當代元素,擅長大型管弦樂編制,以真實樂器音色為核心,並視需要結合電子、流行或實驗聲響。他與國內外導演及藝術家合作頻繁,作品曾多次入選國際影展與比賽。他的近期代表作包括動畫短片《風的前奏》(Rocked by the Wind),榮獲金穗獎大獎;紀錄片《Fairy Tales》,獲美國學生奧斯卡銀獎;動畫短片《大冒險鐵路》,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貓年海岸》,入選芝加哥國際影展動畫競賽;國片賣座電影《你的情歌》;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一到十》;Lighthouse 國際影展最佳短片《Head Above Water》;紐約短片影展入選作品《Funk Force》;公視短片《潘朵拉》;以及電影《孤味》前導預告片。除此之外,他亦跨足多媒體創作,為 VR 藝術家黃心健的演出計畫《Circus Galactica》(2018)譜寫音樂。2017 年,他受美國嘻哈團體武當幫成員 Masta Killa 邀請,為其專輯《Loyalty is Royalty》設計開場與收尾音樂,融入東方音樂元素。此外,他也曾擔任舞蹈作品《三種追尋》(KU & DANCERS 製作)、大型原創舞作《生命之樹 II-呼息之海》與《貓與機器人》的音樂設計、原創中文音樂劇《熱蘭遮:刺桐花開時》編曲。
除了個人創作外,林明學與摯友林格維共同創立啃破紙音樂製作社 (Studio Compostrain),以雙人作曲組合活躍於台灣影視產業。兩人合作的代表作品包括 HBO 影集《何百芮的地獄毒白》(2024)與 Netflix 影集《黑盒子》(2025)。
在國際合作方面,他亦以製作與配器身分參與重要專案。他擔任法國電影《約見波布》(Rendez-vous avec Pol Pot, 2024)的台灣音樂製作總監與統籌,該片由 Rithy Panh 執導、Marc Marder 作曲,入選坎城影展「坎城首映」單元並獲全場起立致敬,展現台灣音樂製作在國際舞台的能量。此外,他亦參與 RZA 的管弦樂專輯《A Ballet Through Mud》(2024)之配器工作,將作曲草稿轉化為完整的管弦樂譜。
在音樂會作品方面,他的管弦樂曲《Bear》入圍 2015 年紐約大學電影配樂競賽,並於曼哈頓 Symphony Space 音樂廳與影像同步演出。他的交響組曲《The Righteous Ones》融合管樂與傳統樂器,多次於台灣演出,並於 2016 年在新加坡首演。此外,他亦出版鋼琴原創作品集《內心風景》,將詩作與音樂結合,由全方位音楽獨家發行並於國家音樂廳樂譜行販售。
在教學方面,除了於陽明交通大學跨域課程中推廣音樂教育外,林明學亦多次受邀於各大音樂節與機構授課,包括台北音樂設計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大禾音樂製作、DigiLog、DVasia、MIT 薩克斯風重奏團、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灣大學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等。他也經常舉辦電影配樂工作坊,持續分享專業知識與創作經驗。
代表作品與經歷
2025|風的前奏|短片配樂|黃小珊(導演)|金穗大獎 / 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
2025|熱蘭遮:刺桐花開時|音樂劇編曲|安可文創 林儒麟(作曲)|臺北市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劇場(12場)
2025|我的媽媽是網友|短片配樂|黃季雍(導演)|金穗影展觀摩片
2024|賽先生的愛情相對論|短片配樂|韓修宇(導演)|公視人生劇展
2024|NYCU 陽明交大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識別系統|音樂設計|葉忠宜(設計師)|NYCU CHASS揭牌典禮
2024|晶創臺灣方案 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短片配樂|吳柏樑(導演) 梅花鹿影業|InnoVEX高峰會開幕影片
2024|HBO影集 何百芮的地獄毒白|影集配樂|謝沛如(導演) 彼此影業|HBO MAX / 愛奇藝
2023|黑盒子|短片配樂|李昭樺(導演) 兔將影業|高雄電影節特別放映
2023|生命之河 / 春望|委託編曲|王明哲音樂國際協會|成功大學成功廳 / 台灣音樂館
2023|SENZEN - Beyond Living|劇場音樂設計|Nguyễn Ngọc Anh(編導)|胡志明市歌劇院
2022|貓年海岸|短片配樂|姚江(導演) 釀作映畫|芝加哥國際影展
2022|生命之樹II - 呼息之海|劇場音樂設計|新兒童舞蹈劇團|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2022|三種追尋|劇場音樂設計|蘇家賢(舞者) 古名伸舞蹈團|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2021|白雲之歌|委託編曲|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臺中國家歌劇院 / 高雄衛武營音樂廳
2021|Catch More|短片配樂|Izzi Rassouli(導演)|The Lower East Side Film Festival
2021|一塊蛋糕|短片配樂|曾文奕(導演)|瓜林巴國際電影節
2021|第一杯咖啡|短片配樂|施文翰(導演) 索爾視覺效果|台灣珈琲祭官網
2020|孤味 前導預告片|短片配樂|許承傑(導演) 彼此影業|各大影廳與網路平台
2020|你的情歌|電影配樂|安竹間(導演) 溫奕哲(配樂主創)|全台院線
2020|陶板屋 家·溫度 系列|廣告配樂|梅花鹿影業|陶板屋官方網站
2020|大冒險鐵路|短片配樂|黃小珊(導演)|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
2019|潘朵拉|短片配樂|MARQ Films|公視新創電影 / 高雄電影節
2019|合十|短片配樂|丁冠濠(導演)|金穗獎最佳劇情片 / 關渡電影節
2019|A Missing Piece|短片配樂|Grace Chang(導演)|國際紐約影展最佳短片 / 好萊塢獨立電影人獎銀獎
2018|Circus Galactica|音樂設計|黃心健(VR藝術家)|即時動捕表演:星際馬戲班
2018|Funk Force|短片配樂|Desmond Jackson(導演)|New York Short Film Festival / Amazon Prime
2018|仙草的滋味|短片配樂|吳裕程(導演)|台北電影節 明日.台灣
2017|Intro / Outro|專輯音樂|Masta Killa(饒舌歌手)|Album “Loyalty Is Royalty”
2016|兒子老子|電影配樂|安邦(導演)|高雄電影節
2016|Head Above Water|短片配樂|Eric Shahinian(導演)|埃里溫國際電影節 最佳短片
2015|生命之樹|劇場音樂設計|新兒童舞蹈劇團|岡山文化中心
2015|Fairy Tales|短片配樂|Rongfei Guo(導演)|美國學生奧斯卡銀獎
2014|Bear|音樂廳配樂作品|NYU Symphony|Symphony Space (New York)
2014|阿公的玩具火車|短片配樂|黃小珊(導演)|釜山國際動畫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