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光復校區人社三館一樓 HC105演講廳

本次講座聚焦於擊樂器多元的發聲方式及其音樂應用,特別關注非常規樂器的獨特音色與演奏實踐。其內容包括:探索多樣化的發聲方法、研究特殊樂器及其聲響潛能、導聆為這些樂器所創作的作品,以及分析非典型演奏形式作為美學靈感的來源。透過理論學習、批判性聆聽與討論,學生將培養將聲響素材轉化為作曲資源的能力,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對當代擊樂語彙的敏銳度與批判性洞察力。
鄭雅心
擊樂家,畢業於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南藝術大學、中山大學音樂系所兼任擊樂助理教授、My Yamaha、My Music合作音樂家。2005獲法國Claud Giot國際鐵琴大賽銅牌 、2009獲盧森堡國際擊樂二重奏大賽第三名、2010擊樂獨奏會獲台新藝術獎初選提名。至今演奏橫跨古典與當代音樂、實驗劇場、影像藝術、聲響、舞樂及電影配樂,曾參與《千年琵琶》、 《山與夜鶯》、《多邊蔓延》、《吉光片羽》等跨域專輯、侯孝賢電影《聶隱娘》瑚姬舞配樂編創 演奏、視覺藝術家蘇育賢紀錄片《石膏鑼》、《塔塔加的回憶》聲音創演、班芝花劇團馮靖評舞作 《送報伕》擊樂設計、鍾玉鳳《擺度之外》伊朗手鼓演奏。2009年與張育瑛共創那娜擊樂二重奏(NanaFormosa Percussion Duo) ,足跡遍及歐、美、亞音樂舞台, 於2014出版專輯《謐光》、2019《懷月之心》入圍第31屆傳藝金曲獎 ; 近期重要製作有2020《ISCM泛亞原聲的當代凝望》、2021《C-Lab.聲響藝術節開幕展—混沌‧誕生》 、2022 錄像線上音樂會《超擊親密‧開箱沙龍》、《擊空明兮溯流光》獲第一屆廣藝基金會音樂類雲舞台獎 ;2024擊樂影像跨域《漂浮小鎮嘉德阿威亞的一日》。
張貼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