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希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局外驚奇:談「瘋狂」的創作力及其文化意含

活動日期
活動地點
陽明交通大學中正堂B1音樂論壇空間
|講者:陳希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
德國科隆大學(Universität zu Köln)音樂學博士,目前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從事西洋音樂史研究與教學,關注議題以歷史音樂學、音樂和文學、音樂與當代文化為主,著有專書《普羅米修斯的禮物?論諾諾《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意含》、《奧林帕斯的回響-歐洲音樂史話》、《論音樂人文主義中的字音關係,以十六世紀中至十七世紀中的世俗歌曲為例》以及其他的學術性期刊論文,並擔任過台灣音樂學論壇與兩岸音樂學研討會召集人。2015-16年於竹北Space Cafe開設古典音樂系列講座 ─ 『陳希茹的聽.說音樂』,期許能和更多人在樂聲中探看作曲家對生命的註解,感受作曲家筆觸下直指人心的能量與感動。
|講題:局外驚奇:談「瘋狂」的創作力及其文化意含
“身體與國王同在,但國王不與身體同在”(The body is with the King, but the King is not with the body)(Hamlet IV.ii.23-24, 1599-1601),哈姆雷特的似瘋非瘋,意圖為冤死的父王復仇,構築整齣戲劇的張力,成就一部不朽鉅作。德國詩人賀德齡(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因嚴重的幻想症離群索居三十六年,在世時未受到重視,時至二十世紀,歷史最終還給他一個公道,視其為德國文學發展的高峰,開啟浪漫主義文學。瑞士畫家沃爾夫里(Adolf Wölfli, 1864-1930)患有強烈幻覺,在醫院收容期間開始作畫而引起醫生注意,進而於一九二一年為其出版《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藝術家》(Ein Geisteskranker als Künstler),使沃爾夫里在藝術界受到重視。
瘋狂,存在於世界裡,卻不能成為世界的一份子。它在理智之外徜徉,用另一種視角體察人世,猶如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與德國文化評論家班傑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口中的「拾荒者」形象,孤寂地、被隔離地在人們丟棄的物件中昭顯社會現實面;然而誠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所言,“瘋狂並非不確定性,而是確定性的結果”(Madness is not a consequence of uncertainty but of certainty),瘋狂雖有著混亂無序的表象,然有時卻也直視真理,突破既有桎梏,提供創作者另一扇窗,看見不一樣的風景。爰此,我們常在戲劇、詩、繪畫作品中驚嘆瘋狂帶來的預示力道,那音樂呢?是否我們也能藉助「瘋狂」的啟發,尋得它在音樂歷史中的發展脈絡,同時亦從作曲家們的手法中,探看「瘋狂」所隱射的文化意含?此講座期望能在瘋狂的旅程中,瞧見那束指引前方的光。
張貼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