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論壇空間
本次講座中,我將分享自身的創作美學觀,特別著重於「聲響姿態」 與「空間性」兩個面向, 並以近年創作的兩首管弦樂曲與一首電聲作品為例, 探討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如何將意象情境轉化為音樂姿態、 如何將不同的聲響姿態加以銜接融合, 以及如何將空間性運用在音樂創作中。希望透過本次講座, 能使作曲家與演奏家更能理解當代音樂的其中一種面向, 並幫助其對當代音樂的創作與詮釋。
演講者簡介:
陳立立,1985年生於台灣花蓮, 她的音樂作品充滿豐富而細緻的音響色彩與層次, 透過對聲響的探索以及細微錯綜的語法,營造詩意與戲劇性, 也展現她對於文學、情感或當代社會的觀察。
她的作品曾在亞洲、歐洲與美國各地演出,包括美國Underwo od New Music Readings、June in Buffalo音樂節、SEAMUS美國電子音樂會議、Mise -en音樂節、ICMC國際電腦音樂會議、 亞洲作曲家聯盟音樂節等。曾合作的樂團包括NSO國家交響樂團、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美國S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美國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美國Mivos Quartet、美國Ensemble Signal、法國Ensemble Cairn、德國E-MEX Ensemble等。
她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音樂作曲哲學博士,師事Ken Ueno、Edmund Campion、Franck Bedrossian 與 Cindy Cox;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取得學士與碩士,師事洪崇焜。 目前專任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陳立立,1985年生於台灣花蓮,
她的作品曾在亞洲、歐洲與美國各地演出,包括美國Underwo
她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音樂作曲哲學博士,師事Ken Ueno、Edmund Campion、Franck Bedrossian 與 Cindy Cox;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取得學士與碩士,師事洪崇焜。
張貼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