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9 學年第 1 學期 開設課程

創作類

即時數位影音合成一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在音樂史上,音樂科技的進步總是影響音樂作品的內容與呈現方式。此課程主要藉由透過學習進階Max/MSP/Jitter影音程式撰寫課程,使學生瞭解各種數位合成的理論,並得以有能力撰寫自己想要的數位效果器、合成器等,以期能進一步運用相關技術於各種聲音作品與音樂的創作中,或運用於「即時互動音樂」中,結合傳統樂器,展現傳統與科技結合的新藝術。

電腦音樂技巧:音訊處理與創作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課程強調做中學(learning from doing): 從理論至實作(創作)、跨域整合(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電腦技術 V.S.音樂藝術。
Path to Goal: 從 Open Ears至 Happy New Ears!!
本課程主要以聲音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位處理技術以及DSP技術在數位音樂剪接、編輯、拼貼、以及(最終)在實驗創作上的應用為主(本課程非軟體教學課程!)。學生將修習非線性(non-linear)剪接、所謂之傳統磁帶技術(Tape Techniques,現已轉移為數位化技巧)、電腦聲音合成(computer sound synthesis)、聲音空間技巧(Spatialization of Sound),以及基礎聲音後製(post production)等技術。技術包含 Speed Change、Reversal、Looping、Cutting、Splicing、filtering、FM Syntheses 、Granular Synthesis、mixing、reverberating、panning、doppler effects、Shepard Tone 等。最終,嘗試使用多音軌(multitracker)軟件進行數位音樂(digital music),電腦音樂(computer music)或音景作品(環境田野錄音為素材進行創作)之組織、拼貼與創作,完成期中小品與期末作品。
課程尚包括電腦/數位音樂經典作品欣賞與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數位音樂相關美學與文獻知識(aesthetics and literature )。
透過此一理論、美學與實務技巧兼重之課程設計,培養學生電腦/數位音樂創作技巧,以及科技與音樂藝術跨域結合作為思想感情表達的省思。

風格寫作研究

2 小時, 2 學分
授課教師
本課程為訓練與模仿西方調性音樂各重要時期與風格之樂曲習作,透過經典作品之深度解析,辨識創作素材、運用手法、語彙、型式結構等技術,以其準則進行嚴謹但仍有發揮餘地之寫作練習。本課程為學院派專業作曲家的重要養成訓練,亦對於音樂理論研究與相關教學有重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