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菡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0) |
Arnaud Sussmann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0) |
Pierre Lapointe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0) |
David Finckel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0) |
Arnaud Sussmann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1) |
Pierre Lapointe (紐約林肯中心室內約協會中提琴演奏家)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1) |
David Finckel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1) |
吳菡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5/12/11) |
蔡永凱 |
音樂學 |
音樂會導聆工作坊(2016/03/21) |
Marco Döttlinger |
創作 |
聲音互動設計工作坊(2016/03/22) |
蔡晴丞 |
舞蹈、瑜珈 |
音樂肢體教學示範 |
溫德清 |
作曲 |
擴展配器-布列茲管絃樂配器創作新思維-《以音樂筆記I》從鋼琴版到樂隊版為例(2016/05/10) |
蔡晴丞 |
舞蹈、瑜珈 |
音樂肢體工作坊(2016/05/11) |
Koji Nakano |
創作 |
印象樂派的管弦樂法 |
Koji Nakano |
創作 |
原創作品中的管弦樂法 |
葉孟儒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6/05/24) |
李國瑛 |
鋼琴 |
布拉姆圓舞曲的探究 |
Christian Eloy |
創作 |
法國電子原聲音樂 |
Christian Eloy |
創作 |
電腦音樂創作技巧與分析 |
Hans Albrecht Koch Wackerle |
創作 |
瑞士豎笛三重奏Hans Koch, Michael Thieke與Paed Conca:實驗音樂即興 |
Joshua Pilzer |
創作 |
日韓音樂與戰爭創傷研究 |
吳家恆 |
音樂學 |
音樂編輯的概念 |
吳家恆 |
音樂學 |
音樂編輯的實務 |
Karen Lin Peng (林宜) |
|
The reading and technical aspect of Chopin B flat minor Sonata' |
嚴子貿 |
劇場音校、配樂 |
藝術時尚行銷 |
Cao Thanh Lan |
創作 |
柏林二重奏Paralle Asteroid,鋼琴家Lan Cao和薩克斯風演奏家Gregor Siedl,示範實驗音樂即興 |
蘇顯達 |
小提琴 |
小提琴大師班(2016/11/08) |
李思嫻 |
創作 |
從靈感到音樂作品實踐─ 以我的創作為例 |
謝瀞瑩 |
創作 |
空間:作為聲音的遊樂場 |
Koji Nakano |
創作 |
The writing technique of Fugue in the sytle of Bach |
Koji Nakano |
創作 |
Music Improvisation with non-western |
石婉舜 |
臺灣文學 |
皇民奉公運動下的新劇運動與文化政治:1943年《閹雞》舞台的民俗與民樂運用 |
陳必先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6/12/09) |
James Buswell |
小提琴 |
小提琴大師班(2016/12/12) |
李明晏 |
二胡 |
新中國與新音樂:毛澤東時期的民樂與音樂創作 |
胡瀞云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6/12/15) |
Niall Brown 教授與Isabelle Trüb教授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6/12/20) |
Isabelle Helene Trub Brown |
鋼琴 |
F. Schubert: Piano Trio no. 2 in E- flat Major, D. 929 |
Niall Edward Brown |
大提琴 |
L. v. Beethoven: Piano Trio in B- flat Major, op.97 |
黃英樺 |
鋼琴 |
沉潛之樂音:解梏中的緬甸 |
Brown Nigel Christopher |
創作 |
戲劇性的聲音設計和聲音文本 |
Agustín Castilla-Ávila |
作曲、吉他 |
The value of music and the value of silence |
謝瀞瑩 |
創作 |
聲音的空間遊戲~國美館聲音劇場的發想 |
朱育佑 |
小提琴 |
演奏平台到產業化平台的雙軌蛻變 |
梁又中 |
鋼琴 |
Cantata 209 Sinfonia, 2nd Recitativo Aria |
莊璱蓮 |
鋼琴 |
聯合工作坊(2017/04/11) |
Andreas Weixler |
創作 |
炫技機遇-創作與表演之有限隨機功能 |
謝瀞瑩 |
創作 |
IMPRO.453聲響劇場藝術 |
謝瀞瑩 |
創作 |
劇場工作坊(2017/04/12) |
許馨文 |
音樂學 |
音樂策展作為社會進擊:公共音樂學的時建與挑戰 |
張海欣 |
音樂學 |
Musical Translation of “ Tianlun ge” 天倫歌(1935): Politics, Ancient Ideals, and Filmic Sounds in Interwar Chinese Modernity |
連憲升 |
|
|
黃于真 |
音樂學 |
為什麼「中國音樂史」長這樣?從王光祈談起 |
紀柏豪 |
創作 |
生成式音樂與影音互動技術 |
Sudol Jacob David |
創作 |
互動設計工作坊(2017/06/14) |
連憲升 |
創作 |
頻譜樂派大師G. Grisey, T. Murail作品解析 |
李國瑛 |
鋼琴 |
布拉姆圓舞曲的探究(2017/09/12) |
謝瀞瑩 |
創作 |
音樂的空間及合奏 |
陳士惠 |
創作 |
創作組工作坊(2017/09/26) |
陳玫琪 |
作曲 |
作曲工作坊(2017/10/02) |
陳欣宜 |
鋼琴、亞歷山大技巧 |
你可以更輕鬆的演奏-亞歷山大技巧於器樂演奏的應用 |
Nancy Guy |
音樂學 |
Music, Love and Taiwan's Great Garbage Assemblage |
林芳宜 |
音樂學 |
音樂展演行政工作坊(2017/10/24) |
林芳宜 |
音樂學 |
音樂學工作坊(2017/10/31) |
黃子玲 |
創作 |
根與路:臺灣音樂人的跨界創作與展演 |
John Russell |
創作 |
英國的實驗音樂即興發展和現況簡介 |
Werner Puntigam |
長號 |
即興結構的設計探討 |
Han Wu |
鋼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藝術總監(2017/12/09-12/11) |
David Edwin Finckel |
大提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協會藝術總監(2014/12/09-12/11) |
Juho Tuomas Pohjonen |
鋼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鋼琴演奏家(2017/12/09-12/11) |
Ani Kavafian |
小提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小提琴演奏家(2017/12/09-12/11) |
Chun Wen Huang |
小提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小提琴演奏家(2017/12/09-12/11) |
Paul Andrew Neubauer |
中提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中提琴演奏家(2017/12/09-12/11) |
Erin Kathleen Keefe |
中提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中提琴演奏家(2017/12/09-12/11) |
Dmitri Atapine Semouchin |
大提琴、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大提琴演奏家(2017/12/09-12/11) |
Radovan Vlatkovic |
法國號、室內樂 |
林肯室內樂中心法國號演奏家(2017/12/09-12/11) |
John Willian Edward Russell |
吉他 |
英國(2017/11/24) |
林芳宜 |
音樂展演行政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7/10/24) |
Nancy Guy |
音樂學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7/10/17) |
陳欣宜 |
亞歷山大放鬆法 |
國立台東大學(2017/10/03) |
陳士惠 |
作曲 |
美國德州萊斯大學(2017/09/26) |
Jacob David Sudol |
創作 |
美國邁阿密大學(2017/06/14) |
紀柏豪 |
聲音藝術 |
台灣台北(2017/06/07) |
黃于真 |
音樂學 |
師大音樂數位中心(2017/05/23) |
連憲升 |
音樂學 |
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2017/05/23) |
張海欣 |
音樂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7/05/09) |
許馨文 |
音樂學 |
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2017/04/25) |
謝瀞瑩 |
劇場藝術 |
IMPRO.453聲響劇場藝術(2017/04/12) |
莊璱蓮 |
鋼琴 |
鋼琴家(2017/04/11) |
Andreas Weixler |
創作 |
奧地利林滋藝術大學教授(2017/04/11) |
朱育佑 |
小提琴 |
開南大學教授(2016/03/14) |
Manos Tsangaris |
創作 |
德國(2017/03/07) |
Agustin Castilla Avila |
創作 |
西班牙(2017/02/21) |
馮景禧 |
鋼琴 |
Hidden Repetitionin J. S. Bach’s Overture French Manner, BWV 831 |
John Rusell |
創作 |
英國的實驗音樂即興發展和現況介紹 |
Niall Edward Brown/Isabelle Trüb |
大提琴/鋼琴 |
the Conservatoire du Nord, Luxembourg/ the Conservatoire de Musique de la Ville de Luxembourg(2016/12/20) |
胡瀞云 |
鋼琴 |
Yun-Hsiang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Taipei/Philadelphia Young Pianists Academy, Philadelphia(2016/12/15) |
李明晏 |
音樂學 |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2016/12/13) |
James Oliver Buswell IV |
小提琴 |
新英格蘭音樂學院(2016/12/12) |
陳必先 |
鋼琴 |
德國國立科隆音樂院(2016/02/09) |
石婉舜 |
音樂學 |
國立清華大學(2016/12/06) |
Koji Nakano |
創作 |
泰國東方大學(2016/11/30) |
謝瀞瑩 |
電子即興音樂 |
聲響劇場(2016/11/16) |
李思嫻 |
創作 |
中山大學(2016/11/15) |
Cao Thanh Lan/Gregor Siedl |
實驗音樂即興(鋼琴/薩克斯風) |
柏林二重奏Parallel Aseteroid(2016/11/02) |
蘇顯達 |
小提琴 |
台北藝術大學(2016/11/08) |
嚴子貿 |
藝術行政 |
大京藝術創意總監(2016/10/25) |
林宜 |
鋼琴 |
(2016/10/11) |
Hans Koch/Michael Thieke/Paed Conca |
實驗音樂即興(豎笛) |
瑞士豎笛三重奏(2016/09/21) |
Joshua Pilzer |
音樂學 |
多倫多大學(2016/09/21) |
Christian Eloy |
電子音樂 |
法國波爾多第一大學SCRIME電子音樂中心藝術總監(2016/09/20) |
吳家恆 |
編輯 |
遠流出版副總編輯(2016/09/24) |
李國瑛 |
鋼琴 |
暨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2016/09/12) |
葉孟儒 |
鋼琴 |
文化大學教授(2016/05/24) |
Koji Nakano |
創作 |
泰國Mahidol University(2016/05/17) |
蕭植穗 |
音樂學 |
Rethinking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East Asian Emigre Composers: Unsuk Chin(1961-) and Karen Tan |
福中冬子 |
音樂學 |
Constructing Japan’s Post-War “ Western Art Music” through Remaek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
蔡晴丞 |
劇場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6/05/11) |
Deqing Wen |
創作 |
上海音樂院(2016/05/10) |
謝世宗 |
戰後台灣文學、台灣電影、文化研究理論 |
國立清華大學(2016/04/27) |
黃均人 |
音樂數位典藏領域 |
國立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2016/04/19) |
許馨文 |
音樂學 |
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2016/04/20) |
嚴子晴 |
中提琴 |
奏出福爾摩沙音樂協會理事(2016/04/12) |
何欣蓮 |
鋼琴、表演藝術經紀與製作 |
尼可樂表演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2016/04/12) |
蔡晴丞 |
劇場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6/04/06) |
葉孟儒 |
鋼琴 |
文化大學教授(2016/03/29) |
Marco Dottlinger |
創作 |
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2016/03/22) |
蔡永凱 |
藝術歌曲、歌劇與音樂實務 |
東海大學(2016/03/21) |
宋如平 |
鋼琴 |
美國鋼琴演奏家(2016/03/15) |
周少葳 |
長笛 |
法國長笛演奏家(2016/03/08) |
Christelle Audrey Sery |
吉他 |
法國自由演奏家(2015/11/20-11/23) |
林芳宜 |
音樂行政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5/10/31、11/07) |
蔡晴丞 |
劇場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5/05/20、05/27、06/16-06/17) |
曾耿元 |
小提琴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院(2015/12/22) |
Koji Nakano |
創作 |
泰國Burapha University(2005/12/01-12/02) |
朱元鴻 |
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理論、文化研究、都市民族誌 |
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2015/11/16) |
魏心怡 |
中國音樂史、臺灣原住民音樂、南島語族複音音樂、西藏音樂研究、亞太區域音樂研究、民族音樂的理論與實踐、民族音樂田野工作的視與聽、音樂與儀式、音樂與全球化、音樂與離散主義 |
東海大學音樂系(2015/11/11) |
沈雕龍 |
音樂學 |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助理教授(2015/11/03) |
王雨茵 |
鋼琴 |
新竹高中講師、鋼琴演奏家(2015/10/27) |
莊效文 |
音樂學、音樂理論 |
真理大學助理教授(2015/10/20) |
黃方亭 |
鋼琴、音樂教育 |
工業技術研究院服務與科技系統研究員(2015/10/13) |
李奉書 |
音樂學 |
東海大學助理教授(2015/10/06) |
Hans Wilhelmkoch |
創作 |
|
Heidi Louise Williams |
鋼琴、室內樂 |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2015/05/19) |
Maria Gertrud Jonas |
|
德國科隆古聲樂藝術團(2015/05/12) |
Koji Nakano |
創作 |
泰國東方大學(2015/05/05-06) |
趙恆振 |
小提琴 |
嘉義大學副教授(2015/04/30) |
Reinhard Karger |
創作 |
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2015/04/28) |
王櫻芬 |
音樂學 |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教授(2015/03/26) |
陳貞竹 |
音樂學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5/03/24) |
陳峙維 |
音樂學 |
台灣大學(2015/03/10) |
Luc Houtkamp |
創作、薩克斯風 |
荷蘭(2015/03/11) |
蘇妍穎 |
音樂學 |
臺北市立內湖高中(2015/03/11) |
郭宗愷 |
鋼琴 |
東海大學音樂系(2015/03/03) |
Eugene Indjic |
鋼琴 |
法國鋼琴演奏家(2014/11/16) |
溫德青 |
創作 |
上海音樂院(2014/10/21) |
Yunhwa Nancy Rao |
音樂學 |
Rutgers University(2014/05/28-06/04) |
陳泰成 |
鋼琴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4/12/30) |
賴如琳 |
鋼琴 |
台灣藝術大學(2014/12/02) |
呂心純 |
民族音樂學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2014/11/24) |
David Edwin Finckel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Radovan Vlatkovic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Han Wu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Ani Kavafian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Juho Tuomas Pohjonen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Chun Wen Huang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Paul Adrew Neubauer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Erin Kathleen Keefe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Dmitri Atapine Semouchin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7/12/09-12/11) |
蕭植穗 |
音樂學 |
Rethinking Identity in Contemperary East Asian Émigré Composers: Unsuk Chin(1961-) and Karen Tan |
山內文登 |
音樂學 |
台灣大學副教授(2014/11/18) |
Hugues Vincent |
大提琴 |
法國大提琴演奏家(2014/11/5、12) |
Coueffe Alban |
法語教師 |
清大語言教師(2014/11/11) |
Nakano Koji |
創作 |
泰國Burapha大學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國際部主任(2014/10/21、23) |
潘莉敏 |
音樂學 |
英國諾丁罕大學音樂系博士候選人(2014/10/21) |
洪芳怡 |
音樂學 |
交大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任真慧 |
創作 |
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台灣分會會員(2014/06/11) |
劉湲 |
創作 |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2014/05/27) |
Bernd Michael Franke |
創作 |
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2014/05/13) |
宋如平 |
鋼琴 |
美國鋼琴演奏家(2014/04/29) |
陳俊斌 |
音樂學 |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2014/05/13) |
吳家恆 |
|
遠流出版社副總編輯(2014/03/24、25) |
范揚坤 |
戲劇 |
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2014/03/24) |
周瓦斯里 |
小提琴 |
義大利巴洛克音樂演奏家(2014/05/15、22) |
陳峙維 |
音樂學 |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14/03/10) |
Ken Ueno |
創作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大學(2014/03/11) |
黃凱盈 |
鋼琴 |
台灣鋼琴演奏家(2014/02/25) |
Ning An |
鋼琴 |
Cleveland Lee University(2014/05/30) |
Hugues Vincent |
大提琴、創作 |
法國大提琴演奏家(2013/11/19) |
Sullivan Gilbert Arthur |
鋼琴 |
澳洲鋼琴演奏家(2013/10/14) |
陳必先 |
鋼琴 |
德國國立弗萊堡音樂學院(2013/10/09) |
陳必昭 |
小提琴 |
德國科隆現代音樂協會會長(2013/10/09) |
Johannes Antonius Maria Panis |
電子音樂 |
荷蘭國立海牙皇家音樂學院(2013/10/08) |
李世揚 |
鋼琴 |
台灣鋼琴演奏家(2013/06/05) |
Kurt David Stallmann |
創作 |
萊斯大學副教授(2013/05/28) |
蘇妍穎 |
音樂學 |
內湖高中(2013/05/21) |
陳穎叡 |
鋼琴 |
臺灣師範大學(2013/05/14) |
丁怡文 |
豎琴 |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豎琴演奏家(2013/05/08) |
蘇晶晶 |
大鍵琴 |
文化大學講師(2013/04/30) |
黃韻宇 |
大提琴 |
大提琴演奏家(2013/04/30) |
Carlos Alberto Corujo de Magalnaes Alves |
即興音樂 |
葡萄牙國際音樂藝術協會會長(2013/05/01) |
Tsotsolis Vassilios |
小提琴、中提琴 |
巴洛克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2013/04/30) |
施捷 |
創作 |
個人工作室(2013/03/05) |
吳正宇 |
長笛 |
長笛演奏家(2013/01/08) |
Alexander Russakovsky |
大提琴 |
USM(2013/01/08) |
黃渼娟 |
創作 |
即興的想像與實踐 |
黃渼娟 |
創作 |
即興與舞蹈伴奏 |
紀柏豪 |
創作 |
馬可夫鏈的互動設計運用示範 |
于蘇英 |
|
你所不知道的音樂節策展大小事 |
蔡佳璇 |
鋼琴 |
大鍵琴工作坊(2018/03/27) |
劉聖賢 |
作曲 |
音樂工作者於社會回饋之角色扮演 |
劉聖賢 |
創作 |
音樂科技工作坊(2018/05/15) |
宋如音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8/06/05) |
Aquiles Delle Vigne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8/10/01) |
陳玫琪 |
作曲 |
籃健益《黑與白》雙簧管與大提琴二重奏 |
陳玫琪 |
作曲 |
東方遇見西方? |
Gil Sullivan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8/10/15) |
Gil Sullivan |
鋼琴 |
Hammerklavier Sonata解說音樂會 |
謝瀞瑩 |
創作 |
音色的遊戲性及合奏 |
胡昌智 |
歷史學 |
德國的浪漫主義與時代背景 |
曾耿元 |
小提琴 |
小提琴大師班(2018/12/28) |
謝瀞瑩 |
創作 |
聲音工作坊(2019/01/16) |
鄭仕玗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9/10/28) |
Sullivan Gilbert Arthur |
鋼琴 |
鋼琴大師班(2019/11/05) |
許軒豪 |
室內樂 |
室內樂大師班(2019/12/3) |
吳紀禎 |
鋼琴 |
工作坊:莫札特鋼琴作品裡的傳統主題及其應用(2020/03/03) |
|